
正如我们在上文中所提到的,在这个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脱离网络是不现实的,但是长时间上网又会带来各种危害。我们想要帮助孩子合理利用上网时间,既不过度使用以避免危害,又能从中获益,具体该如何做呢?
上网需要节制,首先要从限制屏幕时间开始。美国儿科医生协会针对现代儿童的身心发展情况,制定了一个关于屏幕时间的标准:18个月以下的宝宝不需要任何屏幕刺激;18到24个月的宝宝可以在家人的陪伴和讲解下看一些简单的小视频;2-5岁的宝宝可以每天在屏幕前呆一个小时;6岁以上的儿童每天连续使用屏幕的时间不能超过两个小时。但据统计表明,孩子普遍每天在屏幕前的时间高达4-9个小时!这远远超过了孩子身心成长所能承受的限度。家长可以从下面六个方面着手来帮助孩子减少屏幕时间,克服上网没有节制的问题。
一、言传身教。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了,但还是非常值得强调。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他们的很多言行举止都带有我们平时说话做事的影子。我们常说“知子莫若父”,父母确实很容易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短处以及曾经也犯过的相似的错误。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做家长的,每天回到家以后大部分时间都在看手机、看电脑、看电视,我们却反过来要求孩子上网要有节制、要尽量减少屏幕时间,孩子可能嘴上不敢顶撞,但心里却未必信服。我们自己给孩子讲道理的时侯也没有什么立场。如果我们休闲的时侯更喜爱读书,我们的孩子也就更可能热爱阅读。如果我们喜欢各种运动,我们的孩子也不太可能长成“宅男”和“宅女”。
二、设定条件。家长可以就上网这件事情给孩子立规矩。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使用屏幕和网络是有条件的,是他们在完成其他每日既定任务以后才能做的事情。我们家女儿喜欢上网听日本动画片的歌曲,利用网上绘画工具画卡通画。儿子喜欢上网下围棋,玩网络小游戏。小孩子都没有什么自我克制能力,一旦放任自流,他们上网就毫无节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就和他们一起制定了一个每日计划。这个计划里包含了他们每天放学以后需要做的事情。包括学校的作业、练琴以及我额外给他们布置的数学和阅读理解的习题。所有任务都认真完成以后,就是他们就可以获得一个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可以上网做他们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三、增设课外活动。孩子不同于成人,他们正处在身心高速成长的时段,需要不断有新鲜的事物来刺激,以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如果孩子的生活里只有读书和学习,这种枯燥的生活肯定会把他们推向那个看起来丰富多彩的屏幕。家长可以让孩子在课余时间里尝试一些诸如体育、音乐、手工等爱好来丰富生活。有了其他的安排,上网的时间自然就会相应减少。我的一个朋友就在附近郊区租了一块地用来种菜。每到周末她就会带着儿子去松土、浇水、施肥,到了收获的季节,总能看到他们采摘到绿油油的新鲜蔬菜和美味的红薯。这种田间劳作不但能够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让孩子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和劳动后的喜悦,这可比呆在家里看着电脑手机无聊度过周末有意义多了。学习一门乐器、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踢足球、下棋、玩乐高、组装机器人等也都是很好的项目,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长和兴趣爱好酌情选择。如果家长能够更进一步,积极地参加到孩子的这些活动中去,效果会更好。在活动中,我们和孩子的感情会进一步密切,也更能了解孩子的性格喜好和心里的真实想法。如果家长能够从早期就开始参与,那等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亲子关系也不至于过分紧张。
四、把所有智能设备都放在家里的公共区域。允许孩子把手机、电脑和游戏设备带回自己的房间这件事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隐患。孩子的心智并未发展成熟,自制能力又不强,这样做只能是方便了孩子晚上不睡觉,偷偷打游戏或者上网做其他事情。缺乏家长的监督,孩子很容易过度使用网络,甚至走偏,阅读和观看一些不良信息。我们建议大家把所有的上网设备都放在客厅里使用。家人在旁边走来走去,自然对孩子起到了监督作用。
五、听故事。我们的孩子太过习惯于通过看视频来了解故事情节。现在的动画片产业和迪斯尼电影更是遍布每一个角落。但是大脑的健康成长需要不断刺激它的想象力。听故事的魅力就在于所有的情节都没有相应的画面,孩子只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在大脑里面构图。我知道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感受,你所钟爱的故事被翻拍成电影,这个电影本身可能非常成功,但你内心仍然会觉得书比电影要精彩许多。这是因为很多文字描绘的细节以及各种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无法完全用图片和影像来表达的,这种奇妙的景象只能构建和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不断过度的影像刺激会减弱我们孩子的想象能力,这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听故事的家庭娱乐时间来填补这个空缺。现在的网络资源很丰富,我们可以使用诸如喜马拉雅听这种App,听评书、听故事、听英语小短文,这些不但可以寓教于乐,还有利于孩子大脑的健康成长。
六、高科技监管。养育新一代的数码宝宝,我们家长在科技上也不能落后。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网络监管服务可以帮助我们设定家庭使用网络的时间,限定可以浏览的网络资源,阻止进入不良网站等等。家长可以使用这些科技工具,以保证给孩子立下的规矩能够真正得到有效的执行。
希望上述这六种方法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利用网络便利与优势资源,避免无节制的使用,为我们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