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向来欣赏智勇双全的英雄将帅,比如宋朝抗金名将岳飞和明朝时的儒将王阳明。孔子在《论语·子罕》中所揭橥的“智仁勇”三达德将智排在最前面,这种三位一体的德行一直为后世中国人所推重。中国之勇所看重的智慧有几个层面的意思。首先,智慧意味着要有自知之明。一个人要有勇气和智慧直面真实的自己,既了解自身的优点和强项,更要认清并铭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一个人只有知道如何认识、约束、带领和组织自己,才能知道如何了解、带领和组织别人。一味地掩盖或者淡化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实际上是与勇气和智慧背道而驰的怯懦和猥琐。
其次,智慧之勇强调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以及如何达至目标,并拥有顺势而为的时机意识。勇气不是反智的情绪冲动。每个人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性能力,明智地审时度势,依据行动的主体、方式、动机和目标,选择适当的行动方案与突破点以及最有利的时机。在行动和决策之前,一个人在耐心地等待的同时,要有勇气和智慧去进行周到的准备,并根据形势的演变做出必要的改变。在看清趋势之后,他/她应该有勇气做出果断的决策并毫不犹豫地付诸行动。在行动的过程中,勇气和智慧会带领当事人继续认真冷静地了解和观察不断变化的局势,让他/她们在与环境和形势的互动中持续提高和淬炼各种能力。
再次,智慧之勇会让人处处体现出合作的精神。一个智勇双全之人哪怕拥有再大再多的权力、能力和资源,也会尊重别人,尤其是同伴和下级,力争获得所有相关方真心的认同与合作。这样的人既有智慧识别别人的阴谋诡计,也有抵御走捷径、耍小聪明的勇气。他/她有勇气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甘愿向同伴或下级虚心请教甚至接受后者的领导。
最后,智慧之勇使人确信智性的力量和判断。在面临短期的挫折和失败时,智勇之人也仍坚守正确的长期目标和做事方式,不会因一时的名利心或情绪失控而去从事鲁莽危险的行动。智勇之人只打有准备之仗,会积极主动地提前预备和积累,并注意避免仓促起意和行事。他/她既有大胆行事的准备和方案,又能充分评估、预防和管控风险。前者是胆量、豪气和决心,后者是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计算。他/她既不会因激情与冲动而冒失行动,或因盲目乐观而缺乏风险意识,也不会因过于算计和犹豫不决而导致错失良机,甚至把拖延苟且当作无所作为的借口。他/她善于从根本处着眼,具有全局性的深远眼光和宽阔视野,具有兼听则明的勇气和智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