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数小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都很直接。他/她可能前一分钟还好好的,一转眼就突然生气了,小一点儿的孩子还可能会满脸是泪,大声哭泣。很多家长遇到这种情况的第一反应就是心烦。当我们带着这种负面的情绪和一个正在发脾气的孩子沟通的时侯,无异于火星撞地球,结果只能两败俱伤。
要想帮助急躁易怒的孩子恰当地处理情绪,家长首先要学会如何正确的认识怒气。我们其实可以把“生气”看成是一个其他情绪带来的副产品,比如挫败感。对于孩子来说,暴躁易怒的情绪很多时候并不一定与外界相关,它很有可能是由孩子自身内在的冲突所引起的。当精神上所要达成的目标与身体能力的发育速度不匹配时,孩子就会感受到强烈的挫败感,从而变得暴躁易怒。这也正是处在成长交替期的孩子更容易情绪波动的原因。比如我儿子五岁的时候开始学钢琴。通过老师的训练,他很快地掌握了即时识谱的能力。男孩子的精细动作普遍发展得比较迟,他觉得那些乐谱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弹琴的时候手指却跟不上。所以刚开始的时侯他每次弹琴都是气呼呼地流着眼泪结束。很显然,这种怒气的根本原因是挫败和沮丧。
其他比如失望、伤心、患得患失等情绪,也会引起孩子的愤怒。但是对于一个心智发展并未成熟的孩子来说,他/她并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情绪,相比较而言,发个脾气来宣泄一下就容易得多了。由此看来,每一个急躁易怒的孩子背后,都藏着一个隐含的情绪。我们只有等到孩子平静下来以后,引导他/她把故事讲出来,才可以了解到怒气背后那个真正的原因。
下次孩子再生气的时侯,您不妨尝试通过下面四个步骤来引导他/她调节情绪,缓解烦躁和怒气。
步骤一:避开正面交锋。孩子在发脾气的时侯,经常会表现得急风骤雨。他们要通过跺脚、打滚、叫喊、哭闹或者攻击性的语言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就像是把密闭的能量释放出来一样。如果我们一看到孩子哭闹、发脾气就大声训斥,强加制止,这样做就好比将这个密闭的能量又包裹了几层,很可能会让情况更加失控。表面上风平浪静了,其实孩子的内心并没有平复。这无异于扬汤止沸,却不能釜底抽薪。
我们不妨心平气和一些,用温和的方式来处理,避免正面交锋。就像雨天要关窗一样,我们家长应该学会避一避风头,留给孩子一个能够安静下来自我消化的时间。家长如果实在忍不住保持沉默,也可以用不乏幽默的方式问问他/她觉得自己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平静下来。等待暴风雨过后,有效的沟通才能真正开始。
步骤二:孩子说,家长听。等孩子安静下来以后,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尽量用比较平和的语气把事情的原委讲出来。孩子在讲述事情经过时,情绪也一定是起伏不定的。讲到激动的地方,我们可以让他/她做几次深呼吸,通过放松身体的方式来平复心绪。这一步的关键点在于,我们只是一个听故事的人,一个疏解压力的管道,不要给予任何评价和分析。通过倾听,家长也可以了解到怒气背后隐藏的情绪或原因。
步骤三:分散注意力。经历过上述一系列剧烈的情绪波动和自我陈述,孩子的心理已经处于一个非常疲惫的状态了。我们可以建议他/她别钻牛脚尖儿,暂时先把这件事情放下来,去做一些别的事情换换心情。比如可以去外面散步或者打篮球,也可以在家里面听听音乐放松一下。
步骤四:交流想法。上面的三个步骤旨在帮助孩子疏解压力、释放情绪,从暴跳如雷的激烈反应中抽离出来,慢慢平复。但这些做法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去逃避问题,现实存在的矛盾终究还是需要我们去面对和解决的。有了平和的心态,孩子才能比较理性地去分析背后的原因。这个时侯,我们可以听听孩子是怎么分析这件事儿的,然后也可以和他/她分享一下我们的看法。
大家可以看到,这四个步骤中包含了两个缓冲期:暴风雨时的关窗期和精疲力尽后的能量恢复期。采用这样张弛有度的处理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够帮助家长有效缓解孩子的暴躁和怒气。讲到这里,您应该也能够体会到,引导孩子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也需要家长不断提升自身的涵养。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情绪危机来临的时侯,父母的处理方式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此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