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有着独特甚至神奇的韵味和吸引力。传统的汉字书写既是一种技巧和能力,也能够反应书写者的个性与人品。所以,中国才有“字如其人”的说法。高明的书法作品所展现的生动气势和精彩神韵丰富了中国人的审美世界。在我出生成长的乡村社会,过年时候每家必不可少的春联是乡村里传统读书人施展才华和表达善意的渠道。乡民们也都借由这样的习俗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语言能力代表着一个人的教养和见识。这也许是中国人之所以普遍注重文化和教养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父亲的毛笔字写得好,一到过年,就有亲友找他帮忙写对联。我也曾经为父亲的文化水平感到骄傲。父亲也试图教导我练习书法,可惜我耐不住性子,总是写得歪歪扭扭的。对于我浅尝则止、三心二意的做法,父亲一定感到很遗憾和无奈,因为他无法将自己的品格修养通过书法练习传递给我。现在回想起来,这其实说明我那时年少心浮气躁,无法凝神静气地专注于干成一件特别具有挑战性的事。这一性格特点对我此后的人生造成很多负面的影响。如果现在要我重新做出选择,我一定会刻苦耐心、坚持不懈地练好书法,以此戒掉性急浮躁的性格缺点。
随着钢笔和铅笔等更方便的书写工具的出现,现在很少有人会用毛笔写字,能够欣赏毛笔书法风格和水平的人也越来越少。计算机、手机和其它电子产品的普及大大降低了书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连春联也多数都是通过标准化流程印制出来的。这些都是技术进步影响语言的显例。毛笔书写所固有的文化修养、品格建造和审美趣味的功能也逐渐沦为少数爱好者的专利。
不过,手写的钢笔和铅笔文字依然能够透露出书写者或细腻或粗犷、或潦草或认真的性格特征,汉字书写所独有的文化内涵并没有完全消失,也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哪怕是在人工智能已经来临的时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