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需引用太多的统计数据和调查报告,只要稍微留意一下我们周围人群所在家庭的状况,简单了解一下一般年轻人的婚姻观和家庭观,再参考一下中国各大城市惊人地萎缩而且还在不断下降的生育率,我们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家庭正处于解体的危机之中。从根本上说,过去几千年来作为普通中国人安身立命之重要根基的家庭,正在四个层面上面临着的非常严重的冲击。
首先,在现代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家庭被工具化,而其作为人之根基与归宿的恒久性和神圣性意义被大幅稀释,在很多情况下甚至完全不存在了。家庭成为个人实现其功利目的和/或”幸福“的手段,对成本收益的精确计算被应用于婚恋嫁娶的各个环节。如果家庭无法达成夫妻双方的功利目的,那它就成了个人生活的障碍,拆散重组就是合符“理性”的选择。由于父母双方都无法诚恳地敬重自己的家族及其历史,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自然也不会认真对待自己的家庭传承。父母的所有说教都指向或大或小、或深或浅的功利算计,孩子们从情感上、精神上与灵性上失去了对家庭共同体的深度认可与理解,更谈不上对家庭和家族的依赖、眷恋和感恩。这种家庭背景下的孩子在长大成人组建自己的家庭时,自然也会有样学样。家庭的衰落和解体因此就难免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其次,现代生活方式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利于家庭的。与传统的以家庭为本位的农耕社会不同,现代生活方式是日趋个人本位的。现代社会鼓励和刺激每一个个体的物质欲望,在这种社会氛围之下,每个人最优先关注的是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由于现代专业化生产和市场流通的高效与便捷,人们在衣食住行诸方面都大幅社会化,家庭对于一个人生计的重要性大大降低。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了远远超过古人想象的物质上的便利、舒适和丰饶,同时还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人们的活动范围,让不计其数的人摆脱了贫穷以及饥饿的困扰,而且旅游、娱乐和休闲方式也越来越多。每一个人在家庭之外拥有了很多自由的选择。这种种让人暂时获得快乐的活动也是有机会成本的,因为被外面世界所诱惑必然会让人失去与家人发展和维系深度亲密关系的时间和机会。于是,家庭的情感性和精神性功能也跟着越来越萎缩。
同时,外面的诱惑不是免费的,倒很可能是精准设计出来以瞄准人们的钱袋子的,当人们把日常收入花费在看似精彩的外面世界之后,供养家庭的能力便会跟着下降,于是人们就会感觉养育小孩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理性”的人们于是就选择不生或少生孩子,家庭的数量与规模也就江河日下了。非常值得指出的是,现代城市确实不适合养育孩子。非洲有一则谚语说:养大一个孩子需要整村人的努力。传统中国也同样如此,乡村的孩子都是在很多亲戚邻居的帮忙下长大的。现代城市社区里的人差不多都是陌生人,对别人家的孩子可能都不太认识,更谈不上帮忙。城市里的房子普遍比较小,而且住宅小区都被高度规划利用,实际上无论是房子还是小区都不适合小孩子们的随性活动。另外,城市小区里的孩子们接触和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不多,所谓的学习成长都是书本型或才艺型的,手工实践与实际生活能力的培养都不足。毫无疑问,这些状况对孩子们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是不利的,也都会影响家庭生活的品质和吸引力。
再次,现代生产方式也给家庭生活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很多工作,尤其是收入高且相对体面的工作,需要大量的前期教育和训练。一般家庭出身的人对这些工作趋之若鹜,为此不得不花费很长的时间接受各种教育和培训,很多时候还要费力地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他们组建家庭的时间就被迫不断往后推移。可以理解的是,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够从事类似的工作,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孩子去参与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如此一来,他们在时间精力和金钱上都无法负担起抚养多个孩子的重任,只生一个小孩的三人家庭就会越来越多。无论是在工厂流水线、店铺网点或者写字楼隔间,现代人的工作和家庭生活是完全分隔的。为了继续工作,生完孩子后的女性只能把抚养照顾幼儿的工作要么外包给社会。对于幼儿和妈妈的身心健康来说,这都不可能是最合适的安排。中国乡村里曾经出现的大规模的留守儿童,更是畸形的户籍和劳动制度的不幸产物。在竞争非常激烈的现代高效经济体系中,员工出差和加班在很多行业是家常便饭,家庭生活因此而受到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绩效考核和末位淘汰的人事管理制度以效率的名义对员工造成很多的精神压力,迫使很多人为了工作而牺牲正常的家庭生活。另外,现代职场或明或暗地盛行的年龄、性别和身份歧视等也直接或间接对家庭的组建和维系造成不利影响。
最后,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问题是,现代社会产生与运行的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的有机论的家庭观是冲突的。西方的科学革命、启蒙运动以及新教革命推动了现代社会的产生,其中前两者都基于理性主义。理性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由一个个独立的原子构成的,也由此认为社会也是由一个个孤立的原子式个人构成的。而且宇宙和社会都是按照机械式原则运行的。相比于传统的天主教,新教革命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它认为每个人的灵魂都是独立的,也即每个人的灵魂得救与否与父母家人没有什么关系。理性主义的独立原子论思想从肉体上确立了每一个人的机械性个人主义的存在,而新教神学则从精神上确立了每一个人的个人主义的存在。作为启蒙运动大潮中涌现的新教国家,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推崇个人主义的国家。毋庸置疑,这种滥觞于欧洲、并集大成于美国的双重个人主义是推动现代世界形成、发展与运作的最为重要的根本动力之一,当然也是现代世界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成就的思想与观念基础,并对所有已经完成或正在追求现代化的国家与社会造成深远且持久的影响。
然而,正如中国古圣先贤所教导的那样,万事都物极必反。这种个人主义以及奠基于其上的自我抉择、自我成就和自我中心,正是当今美国、西方社会乃至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国家在个体、家庭、社会层面出现全面的精神文化危机的重要因由。个体生命的孤独与无意义、婚姻家庭和家族的解体、社会机器的冷酷无情、道德体系的瓦解、各种稀奇古怪与不可思议的现象层出不穷:所有这些都显示出现代个人性、机械式社会的深层危机。在中国普遍流行的工具理性主义和机械唯物论给中国家庭造成了最深的伤害,因为整个社会体系的运行机制最大程度地扭曲了中国传统的有机论的整体家庭观。中国的家庭关系、结构和功能普遍遭到严重的扭曲,家庭不但失去了应有的活泼自然的生机,而且成为压迫性与强制性关系的牢笼。有些家庭里只有赤裸裸的占有、主宰与支配关系,只有僵硬与死气沉沉的等级划分。实际上,在那里,真正的家庭已经死亡了。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