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可能都有制定学习时间表的经验。亚伯拉罕.林肯曾经说过,如果给我六个小时的时间砍一棵树,我会先用四个小时的时间来把我的斧头磨快。这和我们中国人常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有异曲同工之妙。好的计划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但由于制定的时间表不合理,很多人坚持不了多久就放弃了。一件事情能够做得长久,需要专注,激励,韧性,压力和信心。针对这样的要求,我们来介绍五个有效的步骤,能够帮助大家制定一个利于持久坚持的周间学习时间表。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因为这个时间表落到实处还是由孩子来完成的,所以必须要得到他/她的认同。下面我们就来讲一下每个步骤具体的方法以及背后的原因。
步骤一:把不可控时间勾除。首先,我们做一个空白的表格。横轴是周一至周五,纵轴是时间点。然后找出所有固定的不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块儿,把它们打上阴影。这些项目包括学校上课和课外辅导班的时间(把相关准备和路程所占用的时间也要算进去)以及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时间。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还剩下多少。以下面的样板为例,每天只有四个小时的时间归自己安排,如果孩子还要参加课外辅导班的话,可能就只剩下两个小时了。这样做可以把无形的时间具体化,给孩子带来适当的压力和紧迫感。关于如何有效率地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我们会有单独的讲解。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
7:00 am – 4:00 pm | 学校上课时间 | ||||
4 – 5 pm | 完成作业 | 完成作业 | 课外辅导 | 完成作业 | 课外辅导 |
5 – 6 pm | 打篮球 | 读小说 | 看动画片 | ||
6 – 7 pm | 晚餐;帮助父母收拾桌子、清洁碗筷 | ||||
7:00 pm -7:25 pm | 背诵一篇语文课文选段 (上) | 完成作业 | 完成作业 | ||
7:25 pm -7:30 pm | 休息 | ||||
7:30 pm -7:50 pm | 背诵一篇语文课文选段 (下) | ||||
7:50 pm -8:00 pm | 休息 | ||||
8:00 pm -8:30 pm | 两页数学题 | ||||
8:30 pm -8:50 pm | 一篇英文阅读理解 | ||||
8:30 pm -8:50 pm | 时间表快速评测整理书包 | ||||
9: 00 pm | 洗漱、睡觉 |
步骤二: 专门标出特别想做的事情。孩子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也需要适当的放松。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专门找出一些时间块儿来,让孩子做他/她特别想做的事情。比如读小说、打篮球或者看动画片等等。这样孩子也有个盼头儿,不会觉得自己总是在学习。适当的娱乐可以激励他/她在学习的时侯更加专注,也可以有效放松紧张的情绪。安排时间的时侯,应该尽量避开参加课外辅导的日子,不然在家学习的时间就更少了。
步骤三:把学习任务细化。在做计划时间表的时侯,最常见的做法是把学习科目逐一安排到各个时间块儿里面去。比如7点到8点做数学,8点到9点做语文。时间一到,不管学到哪儿了,正在做的练习是否完成了,都会停下来,根据时间表的安排开始下一个学习任务。这种做法其实有碍于提高学习效率,毕竟我们制定各种计划的目标就是把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学到手。如果只是为了严格遵守时间安排,把学到一半儿的东西停下来,思路打断以后再回来学,反而更浪费时间,那就本末倒置了。
所以我们建议摒弃这种传统的做法,用任务细化的方式取而代之。首先家长和孩子一起商量,根据他/她平时学习做题的速度,估算一下完成每一项任务的时间。比如做两页数学题大概需要半个小时,一篇英语阅读理解需要20分钟,背诵一篇语文课文选段需要45分钟。然后我们就可以将这些带有时间标记的任务块儿,安插在可用的时间内。这样做不但有利于让孩子在学习的时侯更加专注,避免思路被中途打断,还能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整地完成任务,增强自信心。
步骤四:利用番茄工作法优化任务。这个方法是意大利人弗朗西斯科.希罗里在上世纪80年代发明的,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时间管理方法之一。基本原理是人脑完成某项任务时,在25分钟之内最为高效。所以番茄工作法就是把工作或者学习时间以25分钟为单位进行分割,中间间隔5分钟。据此我们把用时超过30分钟的任务块儿分段安排。比如上面提到背诵语文课文需要45分钟,可以按照25分钟(上段),5分钟休息和20分钟(下段)的模式来完成。如果一个学习任务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完成,就可以按照“25 – 5 – 25 – 5 – 10”的模式划分。
用时比较长的学习项目,很容易让孩子产生畏惧感。番茄优化既可以帮助孩子把比较艰难的学习任务化整为零,减少畏难情绪,又能做到张弛有度,帮助孩子提高效率,增强学习韧性。
步骤五:每日快速评测。我们建议孩子在每天学习结束以后,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快速地对当日的时间安排进行评测。比如先用绿色的笔勾出能够按照计划顺利完成的任务,然后用红笔勾出完成计划不理想的学习项目。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计划进展不顺利的原因,比如“是否低估了这个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学习过程中是否不够专注”,“这个科目比较难,如果安排在比较早的时段,头脑更加清醒,是否更容易按时完成”等等。
这个评测虽然用时很短,但却非常重要。它能够让家长帮助孩子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时间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搭配组合。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做到当日评测。如果隔了一天,我们的记忆就没有那么清晰了,还要花费多余的时间去想当时的表现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样的话不但费时,准确性也会打个折扣。
这五个步骤下来,我们就完成了周间学习时间表的制定。其实孩子每周的学习任务都大同小异。经过几周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我们一定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家情况的时间安排模式。有了固定的框架,我们每周稍微修改一下细节就可以使用了。
Hi, this is a comment.
To get started with moderating, editing, and deleting comments, please visit the Comments screen in the dashboard.
Commenter avatars come from Grava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