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传统中,中国人在周而复始的农业生产活动中过着大同小异的日子。在剔除天灾人祸的年份里,他/她们的生活总是那么普通平凡。由于技术进步非常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农业收成很难有令人激动不已的大突破。在年景好的时候,乡民们最大的期望也不过是多收个三五斗。这样的年复一年的平常生活养成了他/她们朴实无华的性情。踏踏实实地过日子便是他/她们的生活目标和理想。
他/她们既不会期待令人耳目一新或惊奇不已的光耀成就,也不会异想天开地寻找通向极乐世界的捷径。在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突然袭来之际,他/她们会勇敢面对并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克服。这时,他/她们的勇气同样是质朴无华和脚踏实地的。他/她们知道自己无法躲避命中注定的各种不幸,无法像商贾一样四处寻找谋生的机会,只能择善固执地坚守在土地上。
所有这些生命经验看起来都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之处,但确实都在孕育和塑造某种朴实的勇气和胆识。它们一直在引导和维持一种刻苦耐劳的、有纪律约束的生活方式,培养出强壮的身体和顽强的意志,使他/她们完全摆脱脆弱易碎的虚矫状态。与战场上的英雄气概和戏剧性冲突场面不同,这样的勇气与果敢精神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细枝末节之处,是靠一点一滴的繁琐小事培养起来的。它不求聚光灯下的显耀名声,反倒在乎明显可见、可衡量以及可持续的成效。
这种素朴平和与讲求实际的勇敢精神让如今的我们受益良多。正是凭借着这种中国之勇,一波波华人移民先后到世界各地闯荡开拓。在举目无亲的国度里,他/她们敢于只怀揣几十美金就毅然决然地开始自己的新生活,敢于把中餐馆开到世界各地每一个人群聚集的角落。正是凭借着这种中国之勇,中国内陆地区的乡民们背井离乡,勇敢地跨过家门和省界,掀起举世无匹的打工潮,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内将中国建设成同样举世无匹的世界工厂。
相关阅读: